珠寶鑒定難以區分,機器鑒定結果不容忽視
買到一件珠寶,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是真的假的?現帶科技發達,珠寶有人工合成的,有加工的,有些是純天然寶石,但是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其他材料使得看起來更加好看,或者做了一些化學處理。這樣的珠寶不是純粹天然的,但也不是假冒的,不好界定是假是真。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對天然珠寶玉石原材料中的瑕疵進行人工處理改善的情況日益增多,珠寶玉石鑒定越來越多地依靠大型專業檢測設備比如光纖光譜儀,如果沒有這些機器,珠寶鑒定將難上加難。
長期從事珠寶檢測、鑒定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院長楊明星告訴記者,珠寶玉石具體有三大類:純天然類、純人工合成類、以及介于前兩者之間的經人工處理改善類,其中人工處理改善類引發的爭議較多。
“比如一個翡翠手鐲,使用的確實是天然材料,但由于翡翠材料品質等級不高,加工者便使用酸堿處理或加入填充物使手鐲更加好看,這種手鐲就很難簡單來回答,是真或是假。”楊明星表示,目前行業內對一些純天然珠寶進行人工處理改善并非全部否定,如對藍寶石純粹進行熱處理是可以的,但如果加入一些輔料或在裂縫中添加填充物,就不能認為是純天然的。
隨著純天然高品質材質的珠寶原材料數量越來越稀缺,因此對純天然材料進行人工處理改善的情況也會日益增加。消費者在購買珠寶時,除需要在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鑒定證書外,也得在購買或鑒定時,詳細詢問是否經人工處理改善,為了防止鑒定師的個人原因欺騙消費者,一定要專業的鑒定機器檢測結果證明。